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墨 子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10833
分享
723
粉丝
154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墨 子

墨子,生卒年月不能确定,其活动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以内。姓墨名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般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与主张见墨家。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所以后世对他的生平身世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是宋人,有说是鲁人。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想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好学而博(《庄子天下》),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由衷得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不过墨子许是为了巩固自己学说,而提出世上有鬼,还教人敬事鬼神,进而形成了一种落后的宗教观,也因此,到东汉哲学家王充写《论衡》一书时,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无论如何,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相传收藏图书甚多,有图书达三车。《墨子》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墨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成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墨子天资聪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见天上鹰飞鸟翔,制成了木鸢,能在天上飞三天还比当时的巧手公输盘更早的发明了云梯等等看到满山的野果壳在雨水浸泡之后流出色液,就发明了坑布之法引导山民坑染布料。墨子还把自己对坑布技术的感悟上升到哲学的思维高度,这就是后来他写的名篇《所染》。由此可见,这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在军事上知道以兵制兵、以战制战、以术制术、以器制器。为此,他写了《非攻》、《备城门》等一系列军事名篇。墨子在学习中,常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对照,写出了《非儒》、《非乐》、《节葬》、《节用》等名篇。许多知名之士都投奔到墨子门下,墨家学派开始形成。墨子对其门徒不但授以思想理论,更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出兵打仗。历史上有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由于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来源:百度百科)

返回顶部